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碳交易-京都議定書

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法案首次步入美參議院
京都議定書生效 碳交易市場啟動
京都議定書:限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以抑制全球暖化
澳洲遞交京都議定書簽署文件 2008年3月生效
台灣3大城簽下國際抗暖協議 40年間減碳6成
全球暖化原因乃是因為溫室氣體的增加,京都議定書主要是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作減少的動作,而目前最主要的困難處再於美國不簽署京都議定書,因為美方認為簽訂之後對美國的經濟會有不小的衝擊,再自己找其他大國一起簽訂另一個關於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條約,當然會比較沒有減量那麼多,而溫度日漸上升的地球已經刻不容緩了

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廠
台電規畫台西風力發電廠
風機自製化,台灣邁大步
台灣風力發電環境 確實不佳
風力發電再再生能源中佔有了一席之地,台灣可用的風力,但是政府並沒有將相關政策配套措施完備,這樣子台灣不僅在技術方面會落後他國,也會少一項可用的再生能源

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生質燃料

潔淨能源的質疑之聲:生質燃料恐不環保
看待生質燃料的另一隻眼
生質燃料風吹出穀物爭霸戰
兩種生質燃料 排放更多溫室氣體
布萊爾生質燃料計畫 考慮不週恐破壞雨林 環團反對
生質燃料在近幾年是一個瞞熱門的話題,因為在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及水對環境的傷害比先前的燃料小很多,但是在製造的過程方面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加上種植過程中施肥及農藥,這些也都具有環境的傷害力再加上玉米大豆這些食用性得農作物,拿去做生質燃料時也會引起經濟方面的問題

氣候異常

氣候異常溫暖 俄羅斯熊遲遲無法進入冬眠 氣候異常破壞棲地 鯝魚棲地向高山上退縮
全球氣候異常 新加坡出現7月雪
反聖嬰增強 下半年氣候異常擴大
氣候異常 西班牙遭逢三年大旱
近幾年氣候異常,主要原因是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改變了原有的氣候,而聖嬰以及反聖嬰現象,乃是正常的氣候異常變化,每幾年就會發生一次.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環太平洋地震


心得: 根據上圖可看到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發生處所相對擠壓的板塊,而除了地震外,地震所引發的海嘯也是相當危險的,雖然速度快,但是要傳到遠處還是要一段時間,只要各地互相通知是可以避面較大的傷害

期中考前作業整理

我的地圖 000000
澳洲-雪梨歌劇院:雪梨歌劇院位於澳洲雪梨,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已成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
天津-大沽口炮台:大沽口炮台是近代中國人反侵略的重要遺跡。坐落在海河入海口,在天津東南,是從水路進入天津、北京的要隘。
東京-日本橋:江戸時代的浮世繪,常描繪日本橋及富士山的景色。
巴里羅切: 隨著季節轉換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因而成為南美著名的觀光勝地
哥本哈根-腳踏車文化:腳踏車使用的頻繁,跟政府有計畫的推廣和投資有絕對的關係。
孟買-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 :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位於印度孟買市內,是孟買郊區鐵路一座歷史悠久的火車站
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 :這一地區建立了數個集中營和滅絕營,這些營地是大屠殺的主要場所。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澳洲-雪梨歌劇院

絕對座標: 南緯33.51東經151.12
相對位置: 雪梨歌劇院坐落在雪梨港
雪梨歌劇院位於澳洲雪梨,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已成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該歌劇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除了用作觀光、演出歌劇、芭蕾舞劇、以及音樂會之外,雪梨歌劇院還是澳大利亞歌劇團、雪梨戲劇團和雪梨交響樂團的所在地。歌劇院由新南威爾斯文化部的子機構--歌劇院管委會管理。
雪梨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可容納大約2500人。設計的初衷是把這裡建造成為歌劇院,後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臺被推倒重建。音樂廳內有一個大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於1969年至1979年製造的。它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鏈桿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
主廳中較小的一個才是歌劇院。由於當初是將較大的主廳設計為歌劇院,小廳被認為不太適合做大型的歌劇演出,舞臺相對較小而且給樂隊的空間也不便於大型樂隊演奏。曾因改造擴建而耗時多年。
其他附屬設施則包括戲劇院、影院以及攝影室。一些免費的公共演出也經常在入口的階梯前舉行。

參考資料:wiki

圖片出處:wiki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天津-大沽口炮台

絕對位置: 北緯38.58東經117.42
相對位置: 黃崖關位於薊縣最北端,下營鄉北部下營自然鎮北7公里,南下距縣城25公里。
大沽口炮台是近代中國人反侵略的重要遺跡。坐落在海河入海口,在天津東南,是從水路進入天津、北京的要隘。

大沽口炮台最初建於明朝,清代繼續維修擴充,有大炮台5座,小炮台25座。對維持中國北方海防曾經起過重要作用。1859年英法聯軍入侵時,曾被大沽口炮台的炮火重創,只得繞道北塘口進攻北京。1900年八國聯軍也受到大沽口炮台的猛烈還擊,但終於失陷,此後基本處於廢棄狀態。


參考資料:wiki 大紀元
參考圖片:wiki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東京-日本橋

絕對位置: 北緯35.40度,東經139.46度

日本橋是1603年江戸幕府德川家康的全國道路網建設計劃五街道的基點。第一代日本橋在同年興建,是一條木橋。其後經過火災及多次重建。現在的日本橋已是第19代,於1911年興建的石造二連拱橋。第19代的日本橋在1999年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在江戶東京博物館可以找到木建日本橋的原大複製品。
江戸時代的浮世繪,常描繪日本橋及富士山的景色。1964年東京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前,在其上興建了首都高速道路,遮蓋了橋上面的景觀。近年,日本橋附近的居民提出把首都高速道路遷移,以恢復舊有景觀。
參考資料:wiki
照片出處:wiki

巴里羅切-名字由來、巧克力


巴里羅切位於阿根廷黑河省境內,位處於安地斯山脈及那威瓦皮湖旁,因為擁有天然的湖光山色,且隨著季節轉換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因而成為南美著名的觀光勝地
巴里羅切的全名為「聖‧卡羅斯‧迪‧巴里羅切」,很長且很繞口,不是阿根廷人太無聊,而是其來有自的,首先「Bariloche」一詞來自當地原住民語:意指「在山另外一邊的人」。而在1895年,一位來自智利的德裔商人Ramos Generales de Don Carlos Wiederhold來此開設貿易站,並將其店命名為「Don Carlos de Bariloche」,當他的智利貿易夥伴要寫信給他時,總是將他的名字誤寫為San Carlos de Bariloche,而隨著店裡的生意日益鼎盛,這個名稱也日漸遠播,1905年當該城市正式成立時便以此為市名。

巴里羅切的巧克力也是南美洲有名的全城。到處都有巧克力專賣店。最有名的一家叫“Del Turista”,據說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有分店。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哥本哈根-腳踏車文化




絕對位置:


北緯55°40'34.66"


東經12°34'5.21"

相對位置:哥本哈根位於丹麥最大的島西蘭島上,與瑞典的馬爾默隔海相望。城市的一小部分位於阿馬革爾島上。

在哥本哈根中,少見繁忙擁擠的車流,倒總是見到數量龐大的腳踏車滿街跑,火車站和地鐵站旁、辦公大樓和百貨公司門口總停滿了各式各樣、密密麻麻的腳踏車。相較於世界知名的腳踏車天堂荷蘭,丹麥的哥本哈根也不遑多讓,近幾十年來,這個城市也已經發展成另一個自行車的國度。



在哥本哈根,有高達34%的人騎腳踏車去上班,58%的哥本哈根市民每天會固定使用腳踏車,據估計,目前哥本哈根大都會有超過一百萬台的腳踏車,幾乎每一個人就擁有一台。



腳踏車使用的頻繁,跟政府有計畫的推廣和投資有絕對的關係。自行車交通的規劃工作在丹麥交通部門的執政中,與大眾交通系統佔有同樣的份量也享有同等的預算。人口約50萬的哥本哈根擁有將近300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台北市人口260萬,只有120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然而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因為哥本哈根道路建設法規新規定,城市中主要道路一定得開闢自行車專用道。



另外,自行車專用道在道路中的配置也反映了丹麥在規劃上的細心,為了維護騎士的安全,自行車道大都設置介於人行道和路邊停車格之間,所以騎士和快速的汽車車流間有停車車輛的保護和緩衝,另外,腳踏車道也有專用的號誌燈,給予腳踏車與車輛等同的交通地位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孟買-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

絕對位置:北緯19.1 東經72.51

相對位置:孟買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西海岸外的撒爾塞特島,面臨阿拉伯海。該市擁有一個天然深水良港,這個港口承擔印度超過一半的客運量,貨物吞吐量也相當大。

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位於印度孟買市內,是孟買郊區鐵路一座歷史悠久的火車站,也開行一些長途列車。它作為印度中央鐵路公司總部,是印度最繁忙的火車站之一。2004年7月2日,這座車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這座車站建築建造於1888年,是一座華麗的威尼斯哥德式建築,展現出維多利亞時期義大利哥德復興建築風格與傳統印度建築風格的融合。內部的木雕、瓷磚、鐵飾和黃銅扶手,售票處的鐵格子,巨大樓梯的欄桿,以及其他裝飾物都是孟買美術學校學生的作品。這座車站 19世紀鐵路建築先進結構和技術奇跡的實例。


參考資料:wiki

圖片出處:wiki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波蘭-奧斯威辛集中營

位置:北緯52.14度 東經21.00

相對位置:其遺址在距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的波蘭小城,今天已成為博物館和紀念地。

1940年起,納粹德國在當時被其佔領的這一地區建立了數個集中營和滅絕營。這些營地是大屠殺的主要場所,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
奧斯威辛集中營和其他集中營是由納粹黨衛軍首腦希姆萊領導的。直到1943年集中營的指揮官一直是納粹軍官魯道夫·胡斯,它在戰後的審訊中和自己的自傳里詳細記述在奧斯維辛的作為。胡斯於1947年被絞死在奧斯威辛一號營地的焚化廠前。

奧斯威辛一號:最初的集中營,作為整個奧斯威辛地區集中營的管理中心。在這裡殺害了大約70,000名波蘭知識分子、同性戀者和蘇聯戰俘。
奧斯威辛二號(比克瑙):這是一個「滅絕營」,有大約100萬猶太人,75,000波蘭人、同性戀者和19,000吉普賽人在此遇害。
奧斯威辛三號(莫諾維茨):IG法本公司的勞動營



參考網址:wiki
照片:wiki